为帮助新入学的研究生同学更好适应研究生生活,提升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学院在新生教育周举办了三场青年教师交流分享会。
首场分享会由青年教师张楚老师主讲,张楚老师以“高质量读研”为主题,围绕阅读、学习途径、安全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张楚老师根据自身学习经验及学科特点围绕读书“博”是基础,“专”是目标,既要大量阅读也要针对性阅读,要坚持“重复性阅读”、学会“参考性阅读”和追求“问题性阅读”,才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来分享专业阅读经验。
其次,张楚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多元的学习参考,例如关注各大高校的官微、关注各大马理论的专家和团队以及了解公益性、学术性的学会等。
最后,张楚老师提出崭新阶段,安全先行。作为刚入学的新生,大家在崭新的环境里面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尽快适应读研生活。
第二场分享会由青年教师杨琳老师主讲,杨琳老师以“学术论文写作九问”为主题,结合自身科研和求学经历重点讲解了学术论文的属性、写作重要性、科研与论文写作的平衡、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的体例规范和原创性、正确对待学术论文投稿结果、鼓励保持乐观向上、创新求精的态度等九个方面,并以“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鼓励同学们从经验中学习、在挫折中进步,为三年研究生生涯填充绚丽色彩。
会后互动环节中,同学与老师就参会论文的投稿及发表等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杨琳老师对此进行悉心作答,给予有效建议,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和论坛,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丰富学科素养。
第三场分享会由青年教师牛思琦老师主讲,本次分享主题为“我的青春我做主——研究生生活漫谈”。
首先,牛思琦老师以讨论引入,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研究生新入学的感受和读研目标,进而引出“读研三问”,强调了读研期间找准定位的重要性,以获得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读研经历。
其次,牛思琦老师结合自身学术与科研的经历,向同学们了阐释她对“研究生”三个字的理解,并与同学们讨论就业形势和升学方向,强调同学们需培养执着精神、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最后,牛思琦老师从学术活动、员工工作以及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读研期间可以充实发展自身的一些途径,鼓励同学们积极与导师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合理安排时间。
三场分享会通过经验分享、学术指导和互动讨论等途径,内容丰实、效果显著,不仅为公司研究生新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论文写作和投稿经验,为研究生新生们的学术道路提供了明灯和方向,还展现出公司对新生入学教育方面的重视,有利于提升公司人才培养质量,营造卓越进步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