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题为“文化自信:中医与科学”研究生新生第一课也是思想政治理论第一课在良乡员工活动中心4层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医、东直门、西苑、宽街的硕士研究生参加这堂开学第一课。董事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经理张立平教授对课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同学进入研究生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提出了要求。本次课由248cc永利集团书记、副经理王良滨教授,通过与北京市教学名师——郭霞珍教授对话形式展开。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范璐和副部长柴兴云出席本次课程。
王良滨教授从大众与学术两个不同领域,指出社会上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医不科学所以要取消中医;两种不同医学源自不同文化,两种医学之间的差别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中西医学能否沟通等方面提出问题。对此郭霞珍教授娓娓道来,通过生动的例子讲述了中医药学既不是“伪科学”,也不能说中医药学“神了”,中医作为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系统知识体系,具有科学性。中西医学可以在方法上互相借鉴,两种医学就是两种不同言说的话语体系,可以进行对话。各自都存在自己的标准,但同学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医学内在实质和方法学透,才能进一步对两种医学进行比对,否则很容易人云亦云。王良滨老师最后,提出两种医学的对比,看似一种学科的对比,背后实质上是对自己文化是否自信的问题。文化的自信首先是以对自己文化研究和学习为基础的。所以,王老师向全体同学提出要求,在研究生阶段认真刻苦地探究自己研究领域相关问题,也就是文化自信的行动和体现。
两位教授的精彩对话,把员工拉入了一场科学与医学、科学与人文的对比中,听众席上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在课堂结尾时,同学们踊跃地提问,通过讲授,员工们对中医药学的性质和定位有了清楚的认知,加深了对医学、人文和专业的理解,很好的达到了引航的目的,两位老师给员工上了一堂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郭霞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中医基础学课程负责人;曾获北京市第八届教学名师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奖。此次课程是永利官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医精诚’公司产品改革示范点”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的一种改革尝试,此次改革将从2019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撰稿人:魏鹤 摄影:熊悦超 审稿:王良滨